新闻速递

首页  新闻速递

药学院江波教授课题组在《Molecular Psychiatry》上发表高质量论文

作者:姚春雷     日期:2025-10-10   点击数:10  

近日,药学院江波教授课题组在Nature子刊《Molecular Psychiatry》上发表题为“Posttranslational regulation of CREB-binding protein expression by F-box leucine-rich repeat-containing protein 19 and ubiquitin-specific peptidase 14 in the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participates in chronic stress-induced symptomatology viathe modulation of the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室旁核FBXL19USP14经由CBP蛋白翻译后调节方式参与慢性应激诱发HPA轴亢奋之进程)研究论文。江波教授为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陈纬佳竺宝仑李伟雨以及施天顺为共同第一作者南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江波教授课题组长期致力于抑郁症病理生理机制的相关研究,对寻找新型抗抑郁靶点及筛选新型抗抑郁药物有着浓厚的兴趣。迄今,慢性应激促进室旁核(PVN)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过度表达的确切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既往研究表明,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结合蛋白(CBP)直接参与CRH表达的调控。CBP的泛素化/降解与去泛素化/稳定化过程分别受F盒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蛋白19FBXL19泛素特异性肽酶14USP14)调控。课题组提出假说:PVN中的FBXL19-USP14-CBP系统可能参与慢性应激诱导的CRH释放;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慢性社会挫败应激(CSDS)和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均可引起小鼠PVNFBXL19–USP14–CBP系统的显著改变。在PVN中基因沉默FBXL19、基因过表达USP14/CBP以及立体定向注射TAT-USP14均能模拟慢性应激,使未应激小鼠出现类似症状,该效应由CRH生物合成增加所介导,且同时依赖于CBP‒CREB相互作用及CBP的乙酰转移酶活性。反之,在PVN中基因过表达FBXL19、基因沉默USP14/CBP可逆转小鼠的慢性应激诱导症状。同样,向PVN立体定向注射TAT-FBXL19及腹腔注射USP14抑制剂IU1也能逆转小鼠的慢性应激诱导症状。此外,基因敲除USP14FBXL19分别可预防和加重慢性应激诱导的小鼠症状。综上,PVN神经元中的FBXL19USP14以及CBP与慢性应激相关,它们有望成为治疗抑郁症等慢性应激相关神经精神疾病的潜在靶点。

该报道综合应用动物模型、行为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基因干预/过表达等各种方法,全面系统的从神经药理学、精神药理学以及分子药理学角度阐述室旁核FBXL19-USP14-CBP系统在抑郁症神经生物学中的作用拓展了对抑郁症病理机制的研究认识,阐明了慢性应激导致HPA轴亢奋的内在分子机理,是抑郁症HPA轴假说的深化与补充

Molecular Psychiatry》是Nature旗下神经精神领域的国际顶级Top期刊,为Nature Index收录期刊,中科院JCR分区为一区2025年度影响因子10.1童丽娟



文章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41028568/